海峡金融网

【金融支持福建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跨山越海 福建民营经济动力澎湃

2025年2月19日 下午3:25 信息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

从闽北山区到闽南沿海,一系列数据彰显着福建民营经济的强大实力:贡献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6%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4%的企业数量。

“福建金融监管局立足福建实际,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持续加大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实现民营企业贷款持续增长、贷款结构持续优化、贷款利率合理下降。”福建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徐金玲表示。

政策赋能:真金白银强信心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福建金融监管局获悉,自2019年以来,该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从完善内生机制、创新产品服务、强化资源配置、完善风控体系、加强内外联动等方面,多层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福建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为民营企业送上“及时雨”。

南平金融监管分局组织各类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促进贷款资金落地。在支持制造业发展方面,开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行动,探索“整链”授信模式,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统筹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绿色项目提供优惠信贷支持。

当地金融机构纷纷支持圣农集团、南孚电池、太阳电缆等民营企业向绿色转型发力。

获得农业银行南平分行400万元贷款,用于茶园的有机化改造和新生产线引进的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茶企总经理陈乃雄表示,“农业银行南平分行推出的‘武夷兴茶贷’,不仅让企业提升了茶叶品质,还带动周边茶农增收致富。”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福建金融监管局联合福建省财政厅等部门共设立13期政策性贴息贷款,合计1300亿元纾困、中小微企业提质增产争效贷款。2024年,该局联合省工商联通过配套建立商会金融助理制度等,提升对接效率,实现各级工商联所属400多个商会金融助理全覆盖。

莆田鞋业是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莆田市力奴鞋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柯仙阳介绍,建设银行莆田分行投放的技术改造贷款,成就全市全行业首条鞋业机器人智能柔性制鞋生产线投产。

近年来,莆田市正着力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莆田金融监管分局主动融入莆田市13条重点产业链金融支撑组工作平台,助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联合工商联依托“金融助力工作组”,深入走访商会会员企业了解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方式,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为民营企业减轻企业周转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产业焕新:创新驱动促发展

产业焕新是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重点在县域。

三明金融监管分局推动金融机构根据各县(市、区)的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如,在农业大县,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电商发展。在制造业强县,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和技改投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银行机构创新线上融资产品和服务,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更灵活的金融支持。推动银行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强“政银担”合作,推广制造业专项贷款批量授信,让三明传统机械制造产业在民营企业的创新探索下重焕生机。

福建省开诚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伟峰告诉记者:“中国银行三明分行‘科技转型贷’的支持,让我们引进先进的数控设备和技术人才,实现了产品升级,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泉州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在这片创新的土地上,金融“向新向质”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息。2月5日,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泉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在2024年的基础上再发布“惠民企新政”——市县两级整合政府性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贴息、增信赋能、应急续贷。落实落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力争2025年新增小微贷款不低于60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超5万户。推动各类基金规模做大做强、累计突破3000亿元,带动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新、投硬科技。试点推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白纸,实现银行业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15个基点。

2月7日,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现场会上,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该行持续加大对县域重点产业的服务力度,县域重点产业授信2445亿元,用信余额1270亿元,“十四五”以来实现翻番。

工商银行晋江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柳小阳告诉记者,支持晋江“智改数转”,该分行已基于大数据、核心技术专利、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简化流程缩短时间,主动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为福田纺织、联诚机械、天守服装、永固纺织、科一超纤等5户专精特新企业实行预先授予信用额度1.6亿元,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无间贷”作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之一,将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泉州模式”推向全国。泉州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潘玫介绍,该行持续发挥“无间贷”典型示范作用,创新打造“泉行微贷”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以银行物理网点为中心,在一定服务半径范围内,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网点有规划、人人有社区,近500名客户经理深耕社区“责任田”,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转型:金融蓄能铸未来

位于福州长乐区临空经济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区的福建乐享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厂房屋顶光伏建设,为园区整体供电。

该公司财务总监吴清桃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该公司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存在资金需求,兴业银行福州分行通过碳中和基金快速投放数百万项目贷款,不仅为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了园区的绿色转型。”
在福清,中国进出口银行、交通银行和海峡银行联合牵头、共8家银行参与的37亿元银团贷款,为中景石化科技产业园氢能利用与碳四产业链一期项目建设提供金融动能。据了解,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拉动下游形成一个新的千亿产业链。

宁德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众多民营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宁德金融监管分局培育做优“产业高地”,推进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456”专项行动,指导银行机构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制定高新技术领域专项授信政策,创新“科技+担保+金融”“见贷即保”等模式。

邮储银行宁德分行交易银行部产品经理吴逢富介绍,该分行针对新能源产业链多级供应商量身打造了无追索保理业务,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与价值;引入宁德市国有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创新“科创贷”等金融产品,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宁德辖内银行机构累计为四大主导产业提供表内外融资1773.45亿元,为9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389.8亿元。

漳州是农产品出口大市,众多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活跃在国际市场。漳州金融监管分局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普惠型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比重,鼓励发放“首贷户”贷款、信用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强化尽职免责工作,提高小微贷款风险容忍度;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如推出“整村授信”“科技贷”等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龙岩,“办照直通车”试点让个体工商户在银行网点就能实现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前来龙岩农商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表示,“从材料手机受理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时20多分钟,还能一并申请并办理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政务+金融’一站式办理太方便了。”

记者从龙岩金融监管分局了解到,目前辖内已有8个营业网点试点开通“办照直通车”服务。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民营经济在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下正动力澎湃,阔步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留言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