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数字技术助力解决 普惠金融发展难题
2018年5月7日 上午11:50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近日举行的“2018第二届中国信用科技与普惠金融论坛”上表示,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考虑商业可持续,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
李扬表示,普惠金融的定义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向有真实金融需求的群体有尊严地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包含几个要点:可负担成本问题;真实金融需求;有尊严地提供,而不是施舍,要适当有效;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是金融产品。“普惠金融不是扶贫,必须考虑商业可持续问题。”
李扬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依托互联网,使得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成为可能。科技与金融,特别是与普惠金融结合,可以从三条路径入手。一是降低准入成本。中国的数字化已经具备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数字金融发展有广阔的前景。二是要解决信用问题,这是普惠金融的关键所在。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拒绝向小额金融服务需求者提供服务,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信用记录,无法评定信用等级。未来可考虑将区块链引入信用领域,创造信用,搜集信用,观察信用,刻画信用,从而方便使用信用。三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解决了解用户、甄别风险、降低成本及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问题。
李扬特别提到,已经注意到金融科技出现了泡沫,但金融支持科技会经历一个泡沫过程,同时要预防其成为系统性风险。
与会专家谈到,普惠金融要在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服务对更广泛人群的覆盖。在这当中,信用科技创新既能够以数字化、线上化提高金融服务可获性——推动“普”,也能够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来反欺诈、降风险,提高金融企业的收益——实现“惠”。
最新文章
-
中国平安近300亿保额赞助深圳马拉松,掀起全“橙”热跑浪潮
2023年12月3日,2023深圳马拉松(以下简称”深马”)成功举办。中国平安作为本届深马战略合作伙伴暨官方指定保险合作伙伴,为参与本次赛事的全体人...
- 兴业银行落地全国碳市场首批 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
- 兴业银行再次斩获英国《银行家》 “中国年度银行”大奖
- 光大银行召开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暨季度工作会议
- 光大银行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业务高质量发展
- 境内唯一! 兴业银行连续五年获评明晟ESG国内银行业最高评级
- 党建引领新征程,“乡风文明100”走进三明永安东风村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 平安产险漳州中心支公司:送温暖进社区 关爱空巢老人
- 平安产险漳州中心支公司:暖心高效 服务获赞
网友留言已有0条评论
你可以成为第一个留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