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金融网

分享到:

让普惠金融的阳光洒满八闽大地

————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十二五”发展成效回眸

2016年3月7日 下午5:10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人行、银监、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抓住中央关心、支持福建发展,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关注、支持“三农”的两大机遇,发挥体制机制、人缘地缘、网密根深三大优势,持续转型、控险、增效、提质四个作为,实现了发展速度、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2010年末至2015年末,全省农信系统资产规模从2079亿元增长到6117亿元,增长了1.94倍;各项存款从1726亿元增长到4471亿元,增长了1.59倍,存款增量和市场份额增幅自2011年起连续4年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各项贷款从1173亿元增长到2813亿元,增长了1.39倍,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2013年起连续3年低于全省银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从24.7亿元增长到76.7亿元,增长了2.11倍;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缴纳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1%以上,其中2014年度进入福建省纳税八强,在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二。

 

坚持支农支小

当好普惠金融排头兵

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争当践行普惠金融的排头兵,不断加大支农信贷投入,为“三农”和“小微”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十二五”期间,省农信联社每年均以一号文件出台关于支农支小,促进现代农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全省农信系统加大信贷投放、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总体不低于上年水平。五年间,全省农信系统涉农贷款余额以年均15.5%的速度增长,每年涉农贷款占贷款余额比例达77%,均高出全国农信系统10个百分点左右。

在总体投入不断加大的基础上,全省农信系统突出支农扶持重点,优先安排信贷资金,助推大棚果蔬种植、设施养殖、园艺栽培等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强与财政、妇联、教育等部门合作,加大民生贷款投放,每年安排不少于60亿元的信贷资金,大力拓展巾帼扶贫、妇女创业、计生小额、生源地信用助学、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等贷款业务,推进精准扶贫,助力困难群体改善生活。持续做好种粮综合直补、库区移民补贴等各项财政补贴代发放,以及城乡居民保、新农合、社保卡等金融服务工作,服务对象近2000万人次,助推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

 

坚持市场导向

着力实现“一站式”服务

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根植八闽大地,立足“三农”需求,注重市场导向,在业内首次提出金融服务中心的理念,着力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全业务链的、一站式的优质金融服务,并不断创新和丰富业务产品,形成了“福”系列授信产品体系、“万”系列理财产品体系、“通”系列结算产品体系,以及福万通电子渠道,满足了不同类型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福”系列授信产品体系是全省农信系统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立足农村“山、海、房、地”等环境和资源特点,以当地支柱或特色产业相关的资源为突破口,创新推出的包括农房抵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船舶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一系列契合“三农”、小微企业需求的信贷品种,以及无需还本即可继贷的“无间贷”“年审制”等一大批简化流程的举措和模式。其中,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万通宝个人自助贷款、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产品在全国获奖。

“万”系列理财产品体系则着力满足农村居民的理财需求。201212月首发理财产品至今,全省农信系统已有28家行社取得发行资格,其他行社则积极代销,共同推进。仅2015年即发行理财产品1457期,累计募集资金818.22亿元。

“通”系列结算产品体系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结算渠道。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开办国际结算业务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优化升级人民银行、农信银二代支付系统,实现了客户办理转账汇款等各类结算业务与先进银行同业一样便捷,进一步改善了我省农村金融支付环境。

福万通电子渠道的全面推广,更是让农户体验到了金融服务的零距离。截至2015年末,全省农信系统累计布设ATM/CRS 5649台,2013年起 ATM/CRS机具的市场占有率及跨行清算笔数、金额连续2年蝉联全省银行业第一;在偏远农村布设小额支付便民点1.43万个,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推广手机银行333万户、网上银行121万户、电话银行67万户,实现客户随时随地办理金融业务;布设“移动便民终端”2300余台,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办理业务电子替代率从2010年底的30.18%上升至2015年底的87.70%,位居全国农信前列,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尽享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便捷金融服务。

 

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服务提质提效

全省农信系统不断加大科技建设力度,科研投入以年均30%左右的幅度增长,各方面资源均向科技倾斜,建成覆盖核心账务、渠道服务、业务管理、办公应用四大类别,包含121个系统的较大型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省联社大楼、6万多平方米的新科研中心大楼以及近万平方米的厦门数据灾备中心,数据中心20132014连续两年系统可用率超过99.99%,可用性已达到国内同业先进水平,并于2014年获得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ISO20000国际标准认证。科技实力的稳步增强,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也不断显现,让全省农信系统的发展和服务插上信息科技的翅膀。5年间,全省农信系统每年新上、更新、优化的项目超百个,一大批信息科技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研发推广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多个电子银行产品,初步形成了方便快捷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完成了国际业务管理、社保卡、居民保、综合理财等一大批业务系统建设和功能优化,拓宽了业务范围;开发并上线了远程集中授权、事后监督等一批管理系统,释放人力,实现员工走出网点、走进社区(村居),更好服务客户;建设数据仓库并初步实现了对核心、信管、财管、中间业务系统等各类关键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为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分析、挖掘数据,开展个性化、针对性服务提供了关键依据;坚持“面向整合、面向流程、面向营销、面向体验”的原则推进业务转型和信息科技架构的重构,打造流程银行,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狠抓队伍建设

增强事业发展保障

全省农信系统高度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坚持靠领导表率、靠学习提升、靠用人导向、靠制度规范、靠奖惩严明、靠文化熏陶、靠党建保障“七个靠”抓队伍,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看素质、看业绩、看群众公认度和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三公、三看、六能”进人、选人、用人、管人机制,公开选拔了52家行社83名高管,公开招聘员工4786名;建立了“争先恐后”的绩效考评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分类赛马的绩效考评,以业绩、位次定绩效薪酬;建立了全员学习的良好机制,推行全系统周一晚学习雷打不动,并实行学习成效与薪酬、进退、去留等相挂钩,让学习的灯光始终亮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从37.74%上升到 62.03%,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才(含中级以上职称和职业资格)人数从 2428人增加到3496 人,占比从 16.1%上升到20.7%

“十三五”时期,福建农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和融入福建“十三五”规划,把福建农信建设为“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基业长青的现代金融机构”,为建设新福建提供坚强的金融后盾。 (张传勋)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留言已有0条评论

你可以成为第一个留言的

留言